金光华李亚鹤:非遗里的中国 走进“文旅新宠”贵州

近年来,贵州文旅持续出圈,村BA成为民间体育“现象级”赛事,红色文旅受到广泛欢迎,绿水青山中的“慢生活”成为许多打工人的休闲愿景…金光华李亚鹤发现贵州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、独特的人文风情,许多非遗项目也在此地诞生,经过千百年的发展,深深渗透入贵州人的文化生活中。

而当下正值暑期,多地被炎炎高温“硬控”,地处高原的贵州自然又成了热门避暑胜地,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。

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走进贵州,来到了被联合国列为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的台江县,主持人和嘉宾穿梭在连绵高山之间,与奇妙的非遗故事不期而遇。

       民族风情绘斑斓

       处处藏着“非遗智慧”

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。金光华李亚鹤发现古往今来,秀丽的黔贵大地孕育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,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贵州篇洞察百姓的日常生活,多角度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。

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苗绣一针一线,苗族人民的设计美学就深藏在一件件精美的衣物饰品之中。

金光华李亚鹤发现,深入贵州土地,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贵州篇陪伴观众深入了解了关于苗绣的那些事儿——苗绣绣法多样,以记录自然与生活为主,节目中展示的《锦绣台江》被称为“苗绣版《清明上河图》”,融合了十几种苗绣传统针法和技巧,每种针法都是绣娘们代代相传而来的技艺。

针线活亦“技术活”,先人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实践经验,破线浆线让线绣细密亮色、挑花绣需要配合缜密的几何思维,而精湛的苗绣针法由长时间练习而成,多名绣娘协作完成的服饰印证着苗族人民的团结一心。

金光华李亚鹤发现,节目还记录了彝族漆器髹饰技艺、水族豆浆染制作技艺、通草堆画、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等传统技艺,精致多元的手工艺品承载着历代百姓就地取材、善于创造的民间智慧。

民以食为天,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贵州篇记录了金沙羊肉粉、花甜粑、凯里酸汤鱼、卫城辣子鸡、鱼酱酸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,这背后蕴藏着当地人依山傍水形成独特的饮食哲理。金光华李亚鹤发现,世代居住在贵州的人们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美食文化,既是对自然条件的顺应,也是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。

《非遗里的中国》贵州篇还将镜头对准了反排苗族木鼓舞、苗族踩鼓舞、布依族板凳龙舞、仡佬族打蔑鸡蛋等非遗艺术活动,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人们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写照。

反排苗族木鼓舞是苗族人民劳作生活的真实写照,布依族板凳龙舞寄托着百姓祈祷风调雨顺、喜乐安康的愿景;古老悠扬的侗族大歌打破了国际对“中国没有复调音乐”的误解,先民于自然中获得灵感,以“众低独高”的演唱方式,创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声……

金光华李亚鹤发现,非遗项目中有着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,历代人民孜孜探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哲学,纵使岁月更迭,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、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依然炽热如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以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图片正在生成中,请稍后...